王履
王履(1332--1391)字安道,号奇翁,又号畸叟和抱独老人。元末明初昆山人。其于《医经溯洄集》中明确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见解,指出温病的病因乃感天地恶毒异气,温病的机转是热自内达外,当以治里为主。
在治疗原则上,他又吸收了金元医家刘河间治病以泻火为主的思想,主张伤寒治以辛温解表,温病则应治以辛凉苦寒。为后世温病研究学者突破《伤寒论》的窠臼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榜样。
吴又可
《瘟疫论》吴又可(1561?-1661),讳有性,明·吴县人,居洞庭东山。崇祯十四年瘟疫流行,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尤甚,一般医生墨守伤寒治法,造成无数瘟疫患者被失治、误治而丧命。吴氏深感痛惜,大声疾呼守古法不合今病,并不怕传染,深入疫区,对瘟疫之病因病理、症状、发病规律、病理变化与治法方药进行了大量的医疗实践和观察研究,并加以系统探讨和全面总结,写成《瘟疫论》二卷。这是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在世界传染病医学史上具有重大的贡献。
吴氏指出:伤寒与瘟疫在病因病理和症候表现诸方面乃有霄壤之别。表现在:
1、伤寒的病因是六气,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2、伤寒邪自皮肤腠理而入,疫邪自口鼻而入。
3、伤寒循六经传变,瘟疫邪伏募原,或外传于经、或内传于腑(即所谓九传),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4、在治疗时亦应区别对待: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汗解俟其内溃汗出,自然不可以期;伤寒解以发汗,时疫解以战汗;伤寒发斑则病笃,时疫发斑为外解;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
对于瘟疫的论治,吴氏提出了逐邪为第一要义、急证急攻、因证数攻等观点,认为控制感染是愈病的关键,主张积极的抗感染疗法。如邪在募原,宜达原饮疏利祛邪;外传于经,用白虎汤解肌透表;内结胃腑,予承气辈逐邪拔毒;疫后调理,以清燥养营汤滋阴养血。
《瘟疫论》的问世,不但为我国医学提供了传染病学的专门论著,且对稍后温病学说的崛起亦具有重大的影响。
吴又可《瘟疫论》(照片)
叶桂
《临证指南》叶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吴县人,世居苏州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畔。祖、父俱精儿科,桂承家学初习幼科,后学力日进,扩充其道于内科一门。叶氏长于温病及疑难杂病,未满三十岁便闻名于世。
叶氏晚年尝游于洞庭山,桂将积年论治温病之经验讲授于门人顾景文,顾氏即信笔录记成篇。该篇首刊于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名之《温热证治》,后为华蚰云《续选临证指南》收辑,改名《叶天士温热论》。
《温热论》的闻世奠定了温病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叶桂堪称是吴门最杰出的医学家。
首先,叶氏指出了温病与伤寒之区别:
1)病因不同。伤寒由感受风寒所致,而温病之病因是温邪。
2)感邪异途。伤寒病邪初从皮毛腠理而入,先犯足太阳经,由表入里循六经传变;温病之邪多由口鼻而入,先犯上焦肺卫,由浅入深循卫气营血传变。
3)症候殊别。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由寒化热入里,易伤阳气;温邪则热变最速,表里俱属热证,易损阴津。
4)治法大异。伤寒在表用辛温汗剂,疏散风寒,以救护阳气为本;温病在表用辛凉轻剂,透泄热邪,以顾护津液为主。
其次,揭示了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温热论》指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叶氏该段文字,阐明了温病卫气营血浅深层次传变的一般规律。卫气营血,由浅入深,是为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然叶桂又提出逆传心包,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等温病急进或缓进变化,故临诊尚须具体分析。
针对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治疗,叶桂制订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原则,并且强调治疗过程中须要顾护津掖。在救治神昏重症方面,其用清营解毒,芳香开窍方药可谓得心应手。
在温病诊法方面,叶桂十分重视察舌、验齿,辨斑疹白等客观指征的检查,并作出较详细的总结。
从此,温病学说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有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在治疗外感病方面的一门与伤寒并列的专门学说,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如章虚谷《医门棒喝》云:邪之寒热不同,治法迥异,岂可混哉!二千年来,纷纷议论,不能辨析明白。近世叶天士始辨其源流,明其变化,不独为后学指南,而实补仲景之残缺,厥功大矣?quot;
薛雪
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清·吴县人,居苏州南园俞家桥。先攻儒业,因母病而究心医学,博览群书见出人上,治疗每奏奇效,与叶天士齐名。薛氏长于温病,著《湿热条辨》一卷,凡四十六条,初刊于嘉庆十四年。
吴中乃江南水乡,温暖湿润,易为细菌微生物恣生所害,温邪挟湿者十居七八,诚如叶天士所语: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惜乎叶氏《温热论》侧重于温热病证,而疏于湿温论治。薛氏《湿热条辨》正是填补了这一重要的医学空白,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首先,薛氏指出了湿热病邪与其他外感病之区别:
1、侵犯途径不同。伤寒乃从皮毛而入,温病则从口鼻而入,而湿热病邪从皮毛而入者占十之一二,从口鼻而入者十居八九。
2、侵犯部位不同。伤寒之病首犯太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湿热多为太阴阳明受病。
3、传变规律不同。伤寒循六经传变,温病典型者循卫气营血传变,非典型者则逆传心包,而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者则病阳明,中气虚者则病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时者多在少阳厥阴。
其次,薛氏对于湿热病的辨证治疗有其独特的见解,他根据病邪属表属里、湿重热重,在上在下以及寒化热化诸方面因素,归纳为湿热本证、湿热表证、湿邪偏重于里、湿热并重于里、热邪偏盛于里、湿热充斥三焦、湿热阴伤及湿热阳虚等证型,从病机到病证,从治法到方药条分缕析,《湿热论篇》与《温热论》堪称为温病学说之姐妹篇。温病学自明末吴又可《瘟疫论》开创了温病理论之先河,继之清初叶天士的《温热论》和薛生白的《湿热论》的问世,由此形成的吴门医派使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在方法学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在三百多年内一直居于国内外科技领先的地位。
缪遵义
缪遵义(1710-1793),字方彦,又字宜亭,号松子居士。清·吴县人。乾隆丁巳进士,因母病而究心医学,母既获瘳而医道日进,就诊者塞滿街巷。其临诊立方多创新意,投药每能奏效,他医无不惊服,时称叶桂、薛雪、缪遵义为吴中三名医。其著作有《温热朗照》、《伤寒方集注》、《缪宜亭医案》、《松心笔记》等。《温热朗照》八卷,系研究温热病的专著,为缪氏晚年的力作。
对温热病的研究历代有所阐发,到了明清时期则掀起了高潮,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热病大讨论逐步推开。缪氏之书即将前贤的医学成果加以汇辑,在编著以张路玉论述为总例,汇喻嘉言、周扬俊、吴又可、程郊倩等二十余家温热理论为课题,以会讲的形式展开讨论,起到很好的解惑明义的效果。《温热朗照》所引用的医书种类之多。内容之广,摘录之精,难能可贵。所有医话和医案,甚为精辟,注释的议论亦较中肯,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可惜的是《温热朗照》成书后不肯示人,秘为家本,随着时世的变迁,终为苏州市图书馆收藏,直至1993年《吴中医集》整理出版,才得以将其收载刊行。
柳宝诒
柳宝诒(1842-1901),字谷孙,号冠群清·江阴周庄人。幼年习儒,后弃儒业医。
长于诊治温病,曾悬壶京师,士大夫以病求治,辄着手成春,由是声名籍甚。后归里著书授徒,名振江浙。著有《温热逢源》、《柳宝诒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
柳氏毕生致力于伏气温病的研究,有一定的成绩。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热,复为新邪诱发的温病。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与通常的温病初起有表证者相异,与逆传心包者亦不同。柳氏的研究,揭示了对于某些特殊温病病型的发病规律和治疗经验,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涵。
柳氏治疗伏气温病有如下特点:1、认为伤寒伤人之阳,温病烁从之阳,而其正虚邪袭则一。故认为伏气温病虽传变路径不一,仍可循六经论治。2、首创助阴托邪法治疗温病阴虚邪恋者。3、指出昏沉一症在温病中非大实即大虚。纯属实热者往往每得大解而即觉清醒,非纯虚者可比。此一见解,确为经验之谈。